宝宝说话太晚的原因和解决方法 原因一:是否家人说的过少 解决方法: ●学语言最终的条件是丰富的语言环境 对刚开始学说话的小宝宝,良好有效的沟通至关重要。宝宝做游戏、玩玩具的时候,是最佳的学说话时机,这时父母要多给宝宝听和说的机会。使用短小简洁的短语、短句对宝宝说话,用高低起伏的语调吸引宝宝发音的兴趣,引导宝宝说出“关键词” ●提供儿歌、音乐、增加宝宝听的机会
白天由不爱与其交流的老人或保姆带宝宝,如果父母晚上仍不和宝宝做游戏、多说话,就会使宝宝缺乏学习语言的环境,造成开口晚的现象。如果无法改变老人或保姆的教育方法,可以尝试多给宝宝提供一些儿歌、音乐,增加宝宝听的机会。
原因二:是否家人说的过多 解决方法: ●过盛的语言环境反而会影响宝宝学说话
长时间带宝宝的大人,如果对宝宝的需求过分敏感、过分关注,总是在宝宝没有说出需要什么东西之前就抢先去满足需求,宝宝不说话也能达到目的,时间长了宝宝就不愿开口,本来学会的词语也逐渐放弃了。这实际上是剥夺了宝宝开口说话的机会。如宝宝指着水瓶,成人马上明白这是宝宝想喝水了,于是马上把水瓶递给他,这样宝宝失去了说话的机会。正确的做法应该是,当宝宝指着水瓶,你可以引导孩子说出来她想干什么,就算仅仅说一个“水”字,你就应该鼓励他,因为这是不小的进步。他懂得用语言表达自己的要求了。现在家长都很重视培养宝宝的语言能力,所以常常会不断地对宝宝说,但是却忘记了留出时间给宝宝说话,这会阻碍了宝宝说话的机会。在日常生活中,家长要多和宝宝交流,鼓励宝宝回答问题,诱发宝宝说话的积极性。这将有助于提升宝宝开口说话的积极性。●成人式长句的交流使宝宝无法理解
有的父母担心宝宝不爱说话,常常是对着宝宝长篇大论,用成人的交流方式对宝宝说大段大段地说长词、长句。宝宝在大量的陌生而又听不懂的词汇中,无法接受到有用的信息,对抽象的语言不能理解,更无法回应交流,也会逐渐失去学说话的兴趣。另外,尽量少用或不用儿化语,比如“吃饭饭”、“喝水水”等。不能把完整语句拆散成单个词语方式来表达,比如,“梨,苹果,宝宝,这个,那个?”应直接使用规范的、完整的语句,比如“宝宝想吃梨还是苹果?”如果妈妈考虑到宝宝太小可能听不懂,可以多重复几遍,尽量保证使用的句式长度或难度略高于宝宝的理解能力。规范言语,不要模仿宝宝说话。宝宝的语言表达能力是有限的,比如他表达喝水的时候,可能会说“喝水水”。这些不规范的语言形式是宝宝语言能力尚未成熟造成的。如果妈妈在表达这些意思的时候也采用同样的方式,宝宝以为他的表达是正确的,将会对儿化语进行强化。减少肢体言语表达形式,尽量使用口头言语来表达。在宝宝难以理解的时候再适当地辅以肢体动作。比如,宝宝要吃饼干,家长可以引导宝宝学说句子,宝宝说“饼饼”,家长可以启发宝宝说“这是饼干,宝宝要饼干。”
原因三:是否给予了正确的鼓励和引导 ●尊重宝宝,表扬和批评都要适度和准确
表扬是宝宝智力发展的催化剂,但对于小宝宝来说,宽泛的表扬是不能被理解的,鼓励一定要具体明确。不要把自己的宝宝与别的孩子强作比较,更不能直接在宝宝面前批评他不会说话,多数宝宝在开口前,都已经有了分辨是非和语言理解的能力。
●理解宝宝,正确回应宝宝的童言稚语
宝宝喜欢模仿大人的发音,一定不要打断他,更不可用开玩笑的心态去学宝宝模糊不清的发音,这样会造成宝宝理解上得混淆。当宝宝用可爱的童音与父母交谈时,要与宝宝平视,微笑地看着他,用正确的发音给予相应的回答,语速要慢,要不断地重复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