‹ 上一主题|下一主题 go 回复: 3 | 浏览: 621 |倒序浏览 | 字体: tT

Rank: 5

妈豆
270  
宝宝生日
2011-04-01 
帖子
22 
1#
发表于 2011-11-3 13:55 |只看该作者 | 最新帖子 | 查看作者所有帖子 | 发短消息 | 加为好友 | 字体大小: tT
专家分析,现在年轻父母大多工作繁忙,尤其是那些和老人不在一个城市的年轻父母,无奈之下才把孩子放在老人身边。其实,隔代教育是有利有弊的。优势是,祖父母具有抚育孩子的实际经验,可以弥补年轻父母在养育孩子方面的知识空白,发挥祖父母的经验优势。由于不再有工作的压力和生活的拖累,祖父母会比较有精力和耐心去陪伴教育下一代。而孩子由祖父母接去教养,年轻父母便得以解除后顾之忧,专心致力于事业、工作。同时也可以缓解老人家的孤寂,使其从孙辈的成长中获得生命力,看到自己生命的延续。含饴弄孙的天伦之乐对老人保持健康的心态大有裨益。
  但是,隔代教育也有明显的劣势。首先就是容易出现溺爱的情况。现在每个家庭的小孩不多,老人们更是将他们视为宝贝,格外疼爱,而这种宠爱往往很容易变成毫无原则地迁就和溺爱,以致造成孩子任性、依赖性强和生活自理能力低下。还有的祖父母因过度疼爱孩子而护短,致使孩子的缺点因长期得不到矫正,遂养成不良的行为和性格。
  再则,由于老人的价值观念、生活方式、知识结构、教育方式与现代社会或多或少会有差别,另外,老人们在生理与心理上必然也带有老年人的特点,因此,隔代教育对幼儿的个性发展难免会有一些负面的影响。
所以说,隔代教育代替不了亲子教育。有心理学家研究认为,早期与父母建立安全依恋良好亲子关系的儿童,一般较自信也信任别人,能发展良好的社会交往能力,促进其社会化发展。学会交往是社会化的开端,同伴交往需要的更多的是成人的关心和引导,促进幼儿认识自己、发现自己、认识别人、发现别人,从而完善自己。如果孩子长期与父母分开,社交能力会受到影响。

建议 两代人分工是良策

  近八成家庭的两代人之间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出现过分歧,并进而引发家庭矛盾。应该怎样解决这个问题?
  面对越来越普遍的 “隔代教育”,教育专家认为,正确的方法应该是建立一种父母与祖辈相互配合的 “新型隔代教育”——要明确分工,不互相干预,坚持家庭教育的一致性。
  首先,父母应尽可能陪伴孩子成长,加强亲子教育。抚育孩子是为人父母的义务和责任。忙碌,不能作为把孩子丢给老人的借口。另一方面,老人该给自己定好位,既不越位,也不做摆设;做好亲子之爱的润滑剂;喜欢孩子,但不溺爱;用知识和经验浇灌孩子时,别把旧习惯、坏德性影响到孩子。这样,祖辈在隔代教育中才能发挥积极作用。
  其次,全家人应统一教育方式,协调好隔代教育,发挥其优势,对孩子进行教育。家庭成员在教育孩子的时候态度的不一致是家庭教育的忌讳,据一项调查发现,当父辈与祖辈因为孩子的事而争吵时,有73%的孩子表示不知道该听谁的。因此,父辈与祖辈在对孩子的教育问题上应该多进行沟
  通,年轻的家长应利用自己知
  识面广,接受事物快的优势,尽
  量多地将科学的教育方法传授给老一代,形成两代人教育上的统一。如果与老人发生了重大分歧,也不要针锋相对,建议采取 “曲线救国”的战略,即借别人的嘴说你想说的话,留些可以交流的可能性。只要不是严重的观念问题,父母可以先听从或借鉴老人的意见,然后再慢慢和风细雨地把自己的观念阐述出来,只要用合适的方式,祖辈们是愿意接受的。
  此外,祖辈应尽可能改变更新观念,改进教育方式。要培养成功的孩子首先要成为成功的家长。要想做一名成功的家长,首先要善于学习。
  总的来说,在以隔代教育为主的家庭中,年轻父母一定要明确:自己才是教育孩子的真正主角。所以,既不要为图省事,孩子一生下来就甩给老人;也不要怕老人惯坏了孩子,拒绝老人带孩子,割断祖孙之间的亲情。不论是与老人同住,还是暂时把孩子寄养在老人家中,都要注意和老人协调关系,一切以孩子的健康成长为出发点,积极解决矛盾纠纷,争取隔代教育取得双赢。
  而作为老人来说,要摆正自己的位置,要明确,在带孩子的问题上,自己只是辅助,孩子要和父母共同成长才会健康。

Rank: 8Rank: 8Rank: 8Rank: 8

妈豆
100  
宝宝生日
2011-03-18 
帖子
86 
所以还是自己看的好,不要引起矛盾。

Rank: 10Rank: 10

妈豆
723  
宝宝生日
 
帖子
123 
现在都有这种隔代教育的问题。

Rank: 16Rank: 16Rank: 16Rank: 16

妈豆
8490  
宝宝生日
2010-02-20 
帖子
1433 
我现在自己带孩子,家里老人的一些观念都落后了。
‹ 上一主题|下一主题
隔代教育引发家庭分歧
快速回复

广东省通信管理局互联网清理整顿  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:粤B2-20220217粤ICP备09174648号粤网安备案号:4406043013573公安机关备案号:44010602000092Copyright 2004-2017 盛成科技 All Right Reserved版权所有    版权保护投诉指引

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电子营业执照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[2016]7051-1702号

违法和不良信息/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电话:020-85505893/18122325185 举报邮箱:kf@mama.cn 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中国互联网不良信息举报中心
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:kf@mama.cn

回顶部